封面照片
所有图片及文字来源:器空间工作室
建筑的基本规律性与建筑性格取得了很好的契合,因果关系的链条就始终贯穿于建筑师的整个设计过程之中:
1.1号楼、2号楼分别属于中软总公司和中软控股公司,两公司股权定义明确,产权分界必须明确。我们针对1、2号楼的面积和性质不同,平面上进行不对称的处理。两楼设备及停车区资源共享并能产权划分,投资效率较高;地面联系做较弱的连接,除架空廊道外,地产分界上无建筑、水池等跨越。
2.项目的用地面积较大,建筑设计面临着要控制场地的压力。因此在体形上我们着重体现伸展的状态,加之建筑面积的限制,内部的共享空间自然形成。
3.建筑内部的办公空间分为两类,一类是集合式开放的大办公空间,另一类是封闭式的小办公室。大空间要求大进深,自然形成建筑平面的出挑。平面进深的不同,要求外墙提供的光通量不同,反映在立面上就是出挑的部分为大窗,后退的部分为小窗。由此,平面关系、虚实关系和体形关系建立起了逻辑上的对应。
4.根据中软的两个楼在场地中水平延伸的状态,使我们确立了横向水平肌理构成的外墙面。由于造价较低并控制严格,陶土砖作为外饰面成为了我们最佳的选择,水平肌理的表达摆脱了一般有两色砖层叠铺贴的办法,改用同质砖不同工艺处理的方式,墙面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。
中软总部办公楼是一次建筑师重新回归建筑基本规律性的尝试。设计过程依靠明确的建筑逻辑构建了建筑形式,并将诚实、理性的材料立场落实到建筑实践中,为形式本身找到了归宿。
相关POST

地图/MAP

国家: | 中国 |
---|---|
省份或直辖市: | 北京市 |
城市: | 北京市 |
区县: | 昌平区 |
街巷门牌号: | 昌盛路18号 |
地产开发/developer
建筑设计/archi. design
器空间工作室(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七建筑工作室)
景观设计/landscape design
器空间工作室(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七建筑工作室)
城市: | 北京 |
---|---|
功能: | 办公建筑 办公楼 |
材料: | 玻璃 石材砖金属 |
完成时间: | 2004-00-00 |
是否公共: | |
开放时间: | none |
总建筑面积: | 24000平方米 |
谁在收藏这个作品...
-
- 曹工的早期作品,网也觉得比较“工业化”
-
- Bauhaus风格吗?[good][好棒]//@建筑师曹晓昕: 十二年前的设计作品,也是我第一个建成的方案。//@Blacky超嫩: //@ikuku建筑网:#ikuku精选#项目的用地面积较大,建筑设计面临着要控制场地的压力。因此在体形上着重体现伸展的状态,加之建筑面积的限制,内部的共享空间自然形成。
-
- 事业已立,当求功名了//@董了就笑: "设计过程依靠明确的建筑逻辑构建了建筑形式,并将诚实、理性的材料立场落实到建筑实践中,为形式本身找到了归宿."这话用于可以用于任何建筑评论~~~~部院的某某某前辈你就老老实实按商业模式做建筑吧,别老怀揣着大师梦~~
-
- //@建筑师曹晓昕: 十二年前的设计作品,也是我第一个建成的方案。//@Blacky超嫩: //@ikuku建筑网:#ikuku精选#项目的用地面积较大,建筑设计面临着要控制场地的压力。因此在体形上着重体现伸展的状态,加之建筑面积的限制,内部的共享空间自然形成。
-
- //@建筑师曹晓昕: //@Blacky超嫩: //@ikuku建筑网:#ikuku精选#项目的用地面积较大,建筑设计面临着要控制场地的压力。因此在体形上着重体现伸展的状态,加之建筑面积的限制,内部的共享空间自然形成。
小贴士
标签收藏可以有利于您以后的内容分类管理
->进入收藏管理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