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消费主义、日常性和存量优化的影响下,当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出现了剧烈的转型,在公共空间的生产、消费、使用和营建过程等各个方面,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。这种转型与变化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行为的影响是什么?理论上如何批判?并且,当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以及社会节奏加速,使得时空压缩和场所分解的情况非常普遍。新技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?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景会是什么?
公共空间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,也是重要媒介。城市活力存在诸多向度,这些活力的向度如何分析与测量?设计不一定必然导向活力城市,但是好的设计应该把城市的活力向度考虑在内,实践界对此是否建立了一套方法和应对策略?不断涌现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区,对于设计实践和城市活力产生了什么新的影响?公共空间的使用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、取向和力量?涌现了哪些生动的故事?
此外,新技术和大数据带来了崭新的强悍的研究推动力。数据类型的多样化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推广,使得公共空间研究产生了新的面貌。那么新数据环境下,公共空间与城市活力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突破是什么?
我们特举办本次论坛,邀请各路学者就这一议题进行讨论。欢迎关注!

地图/MAP

国家: | 中国 |
---|---|
省份或直辖市: | 上海市 |
城市: | 上海市 |
区县: | 杨浦区 |
主建筑设计/chief designer
建筑设计/archi. design
建筑施工图设计/construction design
可持续发展咨询/sustainable Development
专业团队/professional
栏目主办/album host
媒体/media
持续时间: |
开始于2015-11-21 至2015-11-22结束 |
---|---|
地点: |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贵哈u学院 |
费用: | 0 |
主办方: |
《新建筑》杂志社
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AECOM |
相关链接
小贴士
标签收藏可以有利于您以后的内容分类管理
->进入收藏管理页。